7 月 7 日,西南大学 “禾韵乡研” 实践队在重庆市梁平区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通过与全国劳模座谈交流、深入科技小院试验田实操等形式,实地探寻农业产教融合新模式与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现状。此次活动旨在让青年学子近距离感受农业发展前沿动态,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能力。
上午10时,三下乡实践队队员在梁平稻科技小院会议室与全国劳模蒋丽英开展了一场主题为“产教融合——新时代的种地人”的座谈会。蒋丽英向队员们分享了产教融合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实践与成果,并鼓励青年学子勇担时代使命,回报社会。

图为蒋丽英与西南大学 “禾韵乡研” 实践队队员开展座谈会
座谈会上,蒋丽英详细介绍了田中秧智慧农业产业学院的成立背景。她指出,在农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传统农业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行业需求。为此,梁平职教中心与田中秧农业科技股份合作社深度合作,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平台,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还培养了一批“双师型”教师队伍。学员们经过三年培育,掌握了从农机应用到维修的全套技能,成为新时代“最靓的仔”。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她以“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激励在场队员,强调新时代的种地人不仅要有技术,更要有自立自强、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
座谈会的最后,蒋丽英鼓励实践队成员要听党话、跟党走,敢想敢做,有所作为。她希望同学们能够树立远大抱负,养成好习惯、好品德,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队员们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要以劳模精神为榜样,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勇攀高峰,回报社会。

图为蒋丽英队员们讲解“双师制”实践教学
下午 3 时,三下乡实践队在科技小院研究生梁锦鹏的带领下,走进农业试验田,开展了一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实践活动。研究生们为队员们详细讲解了试验田的科研项目,并指导大家分组进行田间测量和实验室操作,让队员们亲身感受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
在试验田现场,科技小院的研究生首先介绍了试验田的种植布局、品种选育及管理技术。他们结合自身科研经验,讲解了如何利用现代农艺技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并演示了监测设备在田间管理中的应用。队员们认真聆听,积极提问,对智慧农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随后,实践队分为两组展开实践活动。第一组队员在实验室进行土壤样本处理,学习磨土、磨样等基础实验操作,了解土壤成分分析对作物生长的重要性。第二组队员则深入田间,使用专业仪器测量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植株长度,记录数据并分析作物长势。科技小院研究生们全程指导,耐心解答队员们的疑问,确保实践过程科学规范。
图为西南大学 “禾韵乡研” 实践队队员田间实践
此次田间实践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掌握了农业科研的基本技能,更让大家深刻体会到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关键作用。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也鼓励队员们保持探索精神,敢想敢为,在服务“三农”的广阔天地中实现人生价值。

图为西南大学 “禾韵乡研” 实践队队员合影
从劳模的奋斗故事到田间的科技脉动,“禾韵乡研”实践队成员们更加坚定了科技助农、振兴乡村的责任与信念。他们坚信,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在青年力量的接续奋斗中,新时代农业必将迎来更加生机勃勃的美好未来。
通讯员 胡峻硕
供稿/胡峻硕
编审/张欣如
“禾韵乡研”实践队/供图
牟秦杰/终审